以精度破局,凭硬核技术竞逐全球高精度仿真赛道

  • 2025.07.21

近日,我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孙家鑫先生接受TechSugar记者的采访。(全文转载自TechSugar)

在 EDA(电子设计自动化)领域被国际巨头长期主导的格局下,一家中国企业凭借 TJSPICE 高精度仿真技术,在与国际主流产品同台竞技过程中不落下风。在第五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生态展(ICDIA 2025)上,巨霖科技董事长孙家鑫接受媒体采访,揭开了这家EDA后起之秀奋起直追的密码:不依赖情怀买单,只靠解决问题立足;不追逐国产替代噱头,只聚焦前沿技术突破。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中国 EDA 企业的突围路径,更折射出本土高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生存哲学。


IMG_0911-opq3800904389

巨霖科技董事长孙家鑫


客户导向:真买真用才是产品生命力的试金石

“没有客户会为国产情怀买单,他们只为解决问题付费。” 孙家鑫的这句话,道破了巨霖科技的生存根基。在他看来,中国 EDA 企业要摆脱被 “卡脖子” 的困境,首先要打破 “情怀营销” 的幻觉 —— 产品力才是核心竞争力。

“真买真用的产品才有前途。” 孙家鑫直言,国内不少软件企业陷入困境,根源在于产品未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。“如果产品真能解决问题,销售额自然会增长,企业也不会活得艰难。” 这一理念贯穿巨霖的发展始终,其 TJSPICE 高精度仿真产品之所以能超越国际同行,正是因为在华为等头部客户的真实场景中,反复验证了 “解决问题” 的能力。

以 SI、PI(信号完整性、电源完整性)仿真为例,国际友商团队耗时三个月未能攻克的技术难题,巨霖团队仅用一天半就解决;某客户的仿真需求中,巨霖的精度能做到小数点后五位与行业标杆一致,第六位的差异也能清晰解释原因 —— 这种 “不妥协” 的精度,让客户愿意放下对国际品牌的依赖。

孙家鑫强调,工业软件的底层逻辑是 “先有工业,后有软件”。中国作为 5G、AI 等系统应用的强国,为 EDA 技术提供了独特的场景优势。“当摩尔定律逼近极限,3DIC、多芯片封装成为新方向时,谁能锚定这些前沿需求,谁就能抢占先机。” 巨霖正是抓住这一机遇,在先进封装仿真领域实现了突破。


技术突破:底层算法不妥协,打造 “硬核” 竞争力

“我们在底层算法上绝不妥协。” 这是孙家鑫反复强调的技术信条。在高精度仿真领域,巨霖的核心优势源于对底层模型和算法的极致打磨。

仿真精度的比拼,往往体现在毫厘之间。孙家鑫举例:“如果与行业标杆的仿真结果在小数点后五位一致,第六位不同,我们必须解释清楚差异的原因。” 这种对精度的苛求,来自于对元器件等效公式、电磁场特性等基础物理规律的深度把控 —— 巨霖的电路仿真全部基于最根本的元器件仿真模型,从源头保证了精度的可靠性。

这种技术积累,让巨霖在先进领域实现了 “平替并超越”。在 3DIC、SI、PI 等前沿场景中,其产品不仅能满足基本仿真需求,更能解决国际友商难以处理的疑难杂症,及时响应客户需求、“紧急问题不过夜”更是巨霖的服务承诺。华为批量应用巨霖产品,以及 20 多家头部客户 “零差评” 的反馈,印证了其技术实力。

更关键的是,巨霖的技术与制造端工艺解耦。“我们的赛道不存在依赖制造节点的问题。” 孙家鑫解释,这意味着即使在先进制程受限的环境下,其 TJSPICE 仿真工具依然能稳定发挥作用,避免了被 “卡脖子” 的风险。


人才与文化:以 “事业心态” 锻造攻坚团队

70 多人的团队,做出了让行业惊叹的成绩 —— 这背后是巨霖独特的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。

“我们的核心研发人员,从应届生到技术骨干,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。” 孙家鑫透露,团队以 “老带新” 模式培养人才,选材门槛始于 C9 高校,且偏爱数学、物理基础扎实的研究者。这些人不是 “打工心态”,而是 “做事业的心态”—— 公司愿意分享发展成果,更愿意给年轻人压担子、给承担项目和成长的机会。

这种文化催生出强大的执行力。“紧急问题不过夜” 是巨霖对客户的承诺,也是团队战斗力的体现。孙家鑫自豪地说:“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。” 这种自信,源于团队对 “真问题” 的聚焦 —— 不回避难题,不依赖商务手段,只靠技术实力说话。

孙家鑫认为,人才流动不是行业问题,而是企业底层逻辑的问题。“如果公司的文化是为赚钱而设计,就留不住真正想做技术的人。” 巨霖的逻辑是:帮客户赚 100 元,自己拿 30 元,这种 “解决问题优先” 的赚钱逻辑,反而让团队更稳定,技术积累更深厚。


市场布局:从头部突破,构建全球生态

巨霖的市场策略,是 “先啃硬骨头”——从头部客户切入,再辐射整个行业。

“必须把头部客户打下来,否则腰部和尾部企业更不会信任你。” 孙家鑫的判断很直接。目前,华为是巨霖 SI、PI 仿真工具的核心客户,此外,20 多家头部企业的验证案例,为其建立了行业口碑。

据孙家鑫估计,在国内市场,SI仿真的付费市场规模约 1 亿美元,年增长率达 15%-20%。随着 6G、光电融合等技术的推进,这一市场还将扩大。孙家鑫透露,今年将有八九家 “重量级” 新客户加入,欧洲市场也已启动布局,虽然需要时间,但进展在预期之中。

对于未来,巨霖的产品规划清晰而坚定:EMArtist 产品目前处于客户初步评测阶段,年底会推出阿尔法版本,明年上半年将正式向客户推出;计划2028 年前解决 3DIC 的所有电路与电磁仿真问题。“我们有数据支撑,所以敢说这话。” 孙家鑫的自信,来自于研发出身的严谨 ——“不打诳语,承诺的事绝不食言”,这也是华为等客户信任的根源。


行业启示:跳出 “替代思维”,寻找 “中国方案”

巨霖的实践,为中国 EDA 乃至高科技产业提供了重要启示:摆脱依赖的关键,不是喊 “国产替代” 的口号,而是找到自己的创新路径。

孙家鑫始终强调:“我们不做replacement(替代),只做前沿问题的解决者。” 在他看来,国际巨头的优势在于成熟生态,但在 3DIC 等新兴领域,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。中国企业的机会,在于将系统应用优势转化为底层技术突破,用 “真需求” 驱动 “真创新”。

“EDA 本质是基础科学,必须解决好数学和物理问题。” 孙家鑫的这句话,或许是对行业最深刻的注解。当中国企业能在小数点后第六位的精度上较真,能在 3DIC 的电磁仿真中建立自己的标准,“被拿捏” 的时代自然会过去。


mg01.png

通过新的技术带来市场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请走进我,验证我,与我同行!